腹部劇烈疼痛,竟是腹主動脈瘤作祟。這種“不定時炸彈”隨時有破裂危險,導致大出血乃至奪取生命。好在蘇大附二院專家團隊緊急“拆彈”,幫助兩位患者轉危為安。
近日,72歲的程老伯突發腹痛、嘔血、休克等癥狀,來到蘇大附二院后,查出腹主動脈上有一個直徑6.5厘米的動脈瘤已經破裂,動脈血涌入腹腔,隨時將危及生命。蘇大附二院血管外科主任桑宏飛、副主任醫師于小濱、醫生蔡志新立即為其實施腹主動脈瘤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,從患者兩側大腿股動脈穿刺,再沿著導絲將覆有人工血管薄膜的支架植入腹主動脈瘤內,從而使血液通過支架形成新的血流通路。手術用時2個多小時,患者出血僅300毫升。目前程老伯在醫護團隊精心護理下,恢復良好,已順利出院。
無獨有偶,該院血管外科不久前通過雜交手術還成功救治過一名53歲的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。袁先生數年前就已發現患有腹主動脈瘤,但一直沒有重視,平時血壓控制也不理想。2個月前,他的腹部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并出現休克癥狀,送至醫院時主動脈瘤已經破裂,瘤體直徑達到8厘米。蘇大附二院專家團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,實施急診手術。手術長達7個小時,血管外科團隊相繼處理主動脈瘤并完成人工血管置換。由于袁先生失血較多,醫生通過自體血回輸技術,將術中流失的血液回收再輸入患者體內約1500毫升,成功挽救他的生命。
桑宏飛介紹,腹主動脈是位于腹部靠近脊柱的一條大動脈,當主動脈出現病理性擴張,直徑增加到原先的50%以上則可定義為腹主動脈瘤。當擴張的主動脈直徑越來越大,病變的血管壁則越來越薄,如遇血壓突然升高或血管壁薄弱至極限時即可出現主動脈破裂,此時動脈血如潰堤洪水迅速進入后腹膜或腹腔,嚴重威脅患者生命。腹主動脈瘤因其發病隱匿,早期常無癥狀,而一旦破裂又可能導致患者短時間內死亡,被稱為人體中的“不定時炸彈”。
“腹主動脈瘤早發現、早治療是關鍵,目前彩超、CT血管造影等是常用檢查手段。”桑宏飛提醒,暫未達到手術指征的主動脈瘤患者,應在醫生指導下,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壓和心率,定期隨訪檢查,以監測動脈瘤的大小和生長情況。建議腹主動脈瘤患者戒煙、戒酒,保持心情舒暢,同時避免劇烈運動、用力排便、劇烈咳嗽等,以免造成動脈瘤破裂。(記者 周函 通訊員 倪海燕)